
“每一天是一生的微分,一生是每一天的积分。”
——蔡志忠
这句话的意思是:决定人一生的,在于你如何过好每一天,每一个当下。
你是否也有过这样的经历?
脑海中闪过一个念头,萌生一个想法,便渴望立刻实现?一旦未能很快如愿,焦虑、急躁、甚至迷茫便如影随形。
养育孩子时,这种急切的心态尤为常见。
我们急切地向他灌输一个道理,强调一个好行为,然后期待孩子迅速学会。
这背后,是心浮气躁、急功近利的社会惯性思维导致,渴望付出后马上得到反馈。这也是父母们在养育孩子过程中,常常感到挫败、不如意的根源。
因为,知识是一点一滴的积累,人的成长更是需要漫长的守护。
展开剩余83%期待孩子一夜之间长大、瞬间懂事,无疑是不切实际的。
就像我们的学生时代,微积分不也需要历经多次课程讲解、反复作业练习、错题订正总结,甚至考试前还在温习巩固,方能掌握的吗?
1
撒切尔夫人曾说:
“你要小心你的思想,因为它会变成你的语言;
你要小心你的语言,因为它会变成你的行动;
你要小心你的行动,因为它会变成你的习惯,
而你的习惯则会成为你的命运! ”
命运则决定了人一生的开心与不开心。
刚上初中的小琦就有过一段难忘的经历。
父母给他买了辆心仪的山地车,他兴奋地骑了半天。回家后,他却随手将车子停在路边。
父母见状提醒他锁车,他却不以为意:“没事,停家门口很安全,不会丢的。”
抱着这种侥幸的心理,小琦养成了停车不上锁的习惯。
直到一次小琦准备外出玩耍,找不到车子。
他焦急地四处寻找、茶饭不思。
2天后,才在一个离家稍远的角落里找到。
到家时,小琦默默地给车子上锁了。
爸爸看到小琦的改变,认真跟他沟通:“通过这次找车,你意识到什么了吗?”
小琦有些迷茫。
爸爸认真地说:“一开始,你觉得车子停家门口很安全,所以不上锁。一次、两次……次数多了,就成了习惯,但就是这个习惯,大大提高了你车子被推走或丢失的风险。"
小琦听完眼神开始认真起来。
爸爸继续引导:“今天丢的是一辆车子,或许还能找回来。但如果哪天你因为同样的疏忽,丢失的是重要的学习资料、证件、甚至高考准考证呢?要知道,有些事情一旦发生是很难弥补的。”
爸爸的话在小琦心目中种下了一颗种子:许多看似微小的态度和行为,其积累的效应影响深远。
2
孩子习惯的养成,有时源于刻骨铭心的触动,有时却需要走过许多弯路,甚至付出代价,留下遗憾。
如果孩子无需历经坎坷,就能“站在巨人的肩膀上”,及早养成良好的习惯,认真对待每一天,每一个当下,这无疑是莫大的幸运。
对孩子而言,父母便是离他们最近的、最具影响力的“巨人”。
要实现这一点,首先是父母和孩子之间拥有良好的亲子关系。
什么是良好的亲子关系?
在21天父母成长陪跑课《一切都在关系中发生©》里提到,一段良好的亲子关系通常表现为:
孩子足够信任你,相信你有能力照顾他;
孩子与你亲近,愿意建立连接;
不管你说什么,孩子都乐意听;
无论你提出什么建议,孩子都不抵触......
唯有在这样的关系中,父母的智慧、经验和关爱,才能真正抵达孩子的心田,被孩子主动吸收。
这也是课程里强调的核心理念:亲子关系是一切的基础。
3
道理易懂,难在践行。
父母如何将对孩子成长有益的思维与言行融入生活,使之养成习惯?这需要知识与工具双重助力。
普蕾泽智父母成长学堂推出系列父母成长课程,参与课程的父母们,除了能获得系统的专业知识,转变固有的育儿思维,还能将平台作为养成新的亲子培育习惯的工具。
父母们做完课前问卷后,学堂每天解锁一节课,并辅以精心设计的课后作业。课后作业能引导父母带着觉察,在真实的家庭场景中练习与改变。
例如,在《一切都在关系中发生©》里有一道题:
“你愿意安排一次爸爸与孩子的单独相处或完成一项活动的机会吗?”
表面上看,这是回答“愿意”或“不愿意”的封闭性问题。
但题目的深意在于引导父母——请开始这样做吧!从第一次的刻意安排开始,到逐渐形成家庭温馨的日常。
学堂也提供专业的陪伴支持和答疑解惑,帮助父母在学习和实践中克服阻力、稳步前行。
写在最后
养成一个好习惯,如同在“时间银行”里持续存钱。每一次微小的投入看似不起眼,但日积月累,复利效应自会显现。
同样,养成良好的亲子关系,也需要父母每天的用心投入。
亲爱的父母,欢迎踏上普蕾泽智父母成长学堂的学习之旅。在我们相识的那一刻,就是我们共同成长的那一天。
订阅《普蕾泽智亲子关系》
引导、支持、陪伴家长的自我成长
以实现调整、改善亲子关系的目的
更多课程,请戳👇👇👇
发布于:广东省金御优配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