商报全媒体讯(椰网/海拔新闻记者 许文玉 摄影报道)在幼儿园这个常被视作“女性主场”的教育天地中,男教师的存在往往格外引人注目。海南师范大学附属幼儿园小班班主任彭泽军,正是这样一位以耐心、智慧和独特的男性教育方式,逐渐赢得孩子们的喜爱与家长信任的“孩子王”。教师节之际,国际旅游岛商报记者走近这位年轻的男幼师,聆听他温暖而坚定的教育心声。
从初时的忐忑到如今的从容,守护童心始终如一
“对我来说,教师节最特别的意义,是听到孩子们用稚嫩的声音说‘老师节日快乐’,是收到他们亲手画的、也许歪歪扭扭却充满真诚的画。”彭泽军说,这些看似简单的表达,却是对他工作最大的认可,也坚定了他对幼教事业的热爱。
回顾刚入职时的情景,他坦言也曾“手忙脚乱”:“第一次带班,二十分钟下来满头大汗;第一次处理孩子哭闹,哄了十分钟不见效,最后靠变魔术才让孩子破涕为笑;第一次开家长会,发言稿背得再熟也抑制不住紧张。”如今的他,已从当初的青涩逐渐走向沉稳与从容。“现在带班能关注到每个孩子的状态,孩子哭闹时会轻轻拍拍他们的后背,开家长会也能自然与家长聊孩子的点滴成长。”他笑着说。
谈及选择这一行业的缘由,彭泽军表示,最重要的是“喜欢孩子的纯粹”——他们的喜怒哀乐都写在脸上,真诚而动人。再加上幼教前辈们的言传身教,让他最终走进了这个充满童声笑语的世界。“小时候的理想是当老师,但没想过会成为幼儿园老师。现在看到孩子们因为我的陪伴而开心大笑,就觉得守护这份快乐,特别有意义。”
“暖刚”相济,男幼师的教育自有光芒
作为园内为数不多的男教师,彭泽军逐渐摸索出属于自己的教育风格。他认为,男教师在某些方面可以弥补女教师的不足,尤其是在鼓励孩子“大胆尝试”上。“我常带他们安全地爬高、跳梯子,挑战一些平时不敢玩的游戏。”他说。
处理孩子之间的矛盾时,他也有自己的一套方法:不急于安抚,而是引导双方说出自己的想法,培养他们沟通与解决问题的能力,从每一次小冲突中学习成长。
如何在“细致耐心”与“阳刚担当”之间取得平衡?彭泽军有自己的一套方法:“小事上细,大事上刚”。孩子吃饭洒了、衣服穿不好,他会耐心示范、不催不斥;但遇到欺负别人、破坏玩具等原则问题,他会严肃指出错误,让孩子明白底线与规则。他将这种既有温度又不失坚定的教育风格,概括为——“暖刚”。
交流中,彭泽军告诉记者有一个瞬间让他觉得“选择这份工作真的太值了”:“一次大班孩子毕业,一个平时很内向的小朋友在台上对我说:‘小彭老师,谢谢你陪我玩,我以后也要像你一样勇敢’,那一刻我眼睛都红了,觉得自己不仅是在陪他们玩,还在他们心里种下了‘勇敢’的种子。”
期待更多支持,呼吁打破性别偏见
面对未来,彭泽军希望社会能逐步减少“男老师不适合带小孩”的偏见,让更多人看到男教师在幼教领域的独特价值。他也期待能建立更完善的培训体系,帮助男教师更快适应岗位,并建议多开展男幼师之间的交流活动,共同提升专业能力。
对于那些犹豫是否要踏入这个行业的男性,他鼓励道:“别担心‘不合适’,幼教需要多元的声音与力量。这里没有复杂的人际,有的只是孩子纯粹的爱。虽然辛苦,但当你见证孩子因你而成长,那种满足,别无替代。”
采访结束之际,彭泽军正带领孩子们走向户外。阳光洒落,勾勒出老师与孩子们互动的身影温暖而明亮。在这个呼唤教育多元化的时代,彭泽军与越来越多男幼师正用实际行动传递同一种信念:教育,从无关性别,只关乎爱与责任。
【责任编辑:刘如英】
【内容审核:吴钟旺】
版权声明:国际旅游岛商报全媒体文字、图片、视频、音频等版权作品,欢迎转发,但非经本报书面授权同意,严禁包括但不限于转载或改编、引用等,违者必追究法律责任。
金御优配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